中药标本馆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标本馆现为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科普教育基地。
自1956年起,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业老师即开始跋山涉水于湖南衡山、河南嵩山、内蒙古贺兰山,以及安徽、四川、新疆、西藏等省和自治区,足迹遍布祖国各地,进行植物和药材标本的采集,制作了一批珍贵的腊叶标本和药材标本。随着中药标本的不断增多,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室于1958年正式成立。
1958年到1965年期间,为了编写《中药大辞典》,除了本校师生不懈努力地采集大量中药标本外,还得到了兄弟院校及民间人士的无私捐赠,馆藏品种得以不断充实。
自1979年开始,学校受卫生部委托,先后举办了四期全国中药鉴定师资进修班,在此期间,兄弟院校专业教师之间就中药标本馆的建设及馆藏品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并委托师资班学员采集、代购了一批道地药材,使之在品种数量、质量和建设规模方面均居当时全国中医院校标本馆的前列。
随着新校区的建设,教学科研对中药标本馆的需要急剧增加。同时随着人们对药用动植物野生资源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中药标本的重要意义日益突出,学校高度重视,克服各种困难,加快了标本馆建设的步伐。
2007年7月,中药标本馆从汉中校区搬迁至仙林校区。标本馆总面积近700米2,馆藏标本6000余份,分为药材标本陈列室、浸制标本陈列室、腊叶标本陈列室、江苏地产药材标本陈列室、标本制作室及多媒体演示室六大部分。标本形式有药用植物腊叶标本、药用动植物浸渍标本、中药材标本、中药饮片标本及中成药样品等。
2017年我校被列入“中药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随着中药学科的发展,中药标本馆的建设亦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标是将中药标本馆建设成为中药标本种类齐全、品质优异、特色明显,集教学、科研、收藏与社会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标本馆,为祖国中药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药标本馆馆长简介
刘圣金,安徽金寨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访问学者,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学教研室主任、药学院中药标本馆主任,兼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工作秘书,中国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新药创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医养结合专委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江苏省新沂市、靖江市普查队队长,全国矿物药资源普查华东地区普查队队长。
教学工作主要涉及研究生、本科生教学任务,主讲课程有《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中药商品学》等。主要从事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标准、中药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矿物药资源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81303178,81673566)、国家药典委、江苏省科技厅等项目20余项,参与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等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第一发明人申请(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参)编《中药鉴定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掌中宝系列)、《江苏省新沂市中草药资源彩色图谱》、《图说中药二百味》、《300味常用中药材识别》等学术专著30余部。多次获校“优秀学业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职工”,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党支部书记年度人物,南京市优秀慈善义工,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
联系方式:桑老师(B1-226,sangmengru@njucm.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