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
|
|
【中文名称】 |
菟丝子 |
【汉语拼音】 |
Tusizi |
【英文名称】 |
South Dodder Seed |
【拉丁名称】 |
Cuscutae Semen |
【科名】 |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Juss |
【类别】 |
植物药 果实种子类 |
【来源】 |
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 |
【产地】 |
主产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
【采收加工】 |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
【性状】 |
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2m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种脐线形或扁圆形。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
【显微鉴别】 |
本品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明显增厚。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列,外列细胞较内列细胞短,具光辉带,位于内侧细胞的上部;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
【粉末】 |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4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菟丝子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金丝桃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
【性味归经】 |
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
【功效】 |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
【炮制】 |
菟丝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D)炒至微鼓起。本品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可露出黄色至棕褐色卷旋状的胚。 |
【备注】 |
|
本记录之永久网址:http://zybb.njucm.edu.cn/yaocai_info.asp?unid=8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