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子 |
|
|
|
【中文名称】 |
蓖麻子 |
【汉语拼音】 |
Bimazi |
【英文名称】 |
Castor seed |
【拉丁名称】 |
Ricini Semen |
【科名】 |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
【类别】 |
植物药 果实种子类 |
【来源】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
【产地】 |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
【采收加工】 |
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除去果壳,收集种子。 |
【性状】 |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0.9~1.8cm,宽0.5~1cm。表面光滑,有灰白色与黑褐色或黄棕色与红棕色相间的花斑纹。一面较平,一面较隆起,较平的一面有1条隆起的种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浅棕色突起的种阜。种皮薄而脆。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叶2,菲薄。气微,味微苦辛。 |
【品质】 |
以粒大、饱满、赤褐色、有光泽的为佳。 |
【显微鉴别】 |
本品粉末灰黄色或黄棕色。种皮栅状细胞红棕色,细长柱形,排列紧密,孔沟细密,胞腔内含红棕色物质。外胚乳组织细胞壁不明显,密布细小圆簇状结晶体,菊花形或圆球形,直径8~20mm。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和脂肪油滴。 |
【粉末】 |
取本品粗粉1g,加无水乙醇10ml,冷浸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蓖麻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蓖麻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14∶4∶0.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性味归经】 |
甘、辛,平;有毒。归大肠、肺经。 |
【功效】 |
泻下通滞,消肿拔毒。用于大便燥结,痈疽肿毒,喉痹,瘰疬。 |
【炮制】 |
除去杂质。用时去壳,捣碎。 |
【备注】 |
|
本记录之永久网址:http://zybb.njucm.edu.cn/yaocai_info.asp?unid=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