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52 种药材, 1279 张图片
 
首页   标本馆介绍   标本检索   原植物检索   饮片检索   标本浏览   标本图库   掌上标本馆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标本详情     
大枫子
  【原植物图片】 【标本图片】 【显微鉴别图片】  
【相关链接】 【研究论文】 【相关资讯】 【鉴定要点】 【资源分布】
【中文名称】  大枫子
【汉语拼音】  Dafengzi
【英文名称】  Chaulmoogratree Seed
【科名】  大风子科 Flacourtiaceae
【类别】  植物药  果实种子类
【来源】  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ex Laness.、海南大风子H. hainanensis(Merr.)Sleum.的成熟种子。

【产地】  主产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也产我国云南、台湾、广西等地区。
【采收加工】  10~12月,当树上部分果实的果皮裂开时,即可全部采收,摊放至果肉软化,去皮,将种子洗净,晒干。
【性状】  (1)大风子种子略呈不规则卵圆形,或带3-4面形,稍有钝棱;长1-2.5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较小一端有凹纹射出至种子1/3处,全 体有细的纵纹。种皮坚硬,厚1.5-2mm,内表面浅黄色至黄棕色,与外表面凹纹末端相应处有一棕色圆形环纹。种仁外被红棕色或黑棕色薄膜,较小一端略皱缩,并有一环纹,与种皮内表面圆形环纹相吻合。胚乳肥大,乳白色至淡黄色,富油质;子叶2枚,浅黄色或黄棕色,心脏形;下接圆柱形胚根。气微,味淡,有油性。 (2)海南大风子种子略呈四面体,一面隆起,三面稍平坦;长1-2cm,宽0.5-1cm。表面发黄 白色至灰棕色,有多数隆起的纵脉纹,种脐位于种子的一端。种皮硬而脆,厚0.5mm,易碎。种仁不规则长卵形,外被暗紫褐色薄膜,具微细皱纹;胚乳黑棕色,子叶心脏形稍尖,色较浅。
【品质】  以个大、种仁饱满、色白、油足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辛;性热;有毒。入肝、脾、肾经。
【功效】  祛风,功毒,杀虫。用于麻风;外用治疥、癣。
【炮制】  大风子:拣净杂质,筛去灰土,用时捣碎,或除去种皮,取净仁。 大风子霜:取净大风子,去壳,碾碎,用吸油纸包裹,炕热或蒸热后,压榨去油,再研粉即得,可供内服。
【备注】  



本记录之永久网址:http://zybb.njucm.edu.cn/yaocai_info.asp?unid=803
 版权所有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