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 |
|
|
【中文名称】 |
喜树 |
【汉语拼音】 |
Xishu |
|
【科名】 |
珙桐科 Nyssaceae |
【类别】 |
植物药 皮类 |
【来源】 |
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干燥根、果及树皮、树枝、叶。 |
【产地】 |
分布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
【采收加工】 |
秋冬采果,晒干;根、树皮、树枝四季可采,洗净晒干;叶春至秋季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
【性状】 |
|
【显微鉴别】 |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扁平细胞;中果皮为多列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维管束十数个,散列,外侧具纤维群,纤维壁厚,木化;内果皮为数列厚壁纤维。种皮细胞由棕以扁平细胞组成;鲜品的胚乳细胞和子叶细胞内充满内含物,干后萎缩。 |
【粉末】 |
取样品粉末2g,用80%已醇30ml回流30min,放冷,滤过,滤液减压蒸去已醇,放冷,滤过,滤液用含有10%已醇的氯仿溶液提取,浓缩提取液,作供试液,以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制对照深圳特区。吸取二溶液,点于硅胶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7:3)为展开剂,展距13cm,于紫外光灯下(254nm)观察,样品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
【性味归经】 |
苦、涩,凉。 |
【功效】 |
抗癌,清热,杀虫。用于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膀胱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外用治牛皮癣。 |
【炮制】 |
鲜用或晒干。 |
【备注】 |
|